日前,中共尊龙凯时省委员会、尊龙凯时省人民政府向尊龙凯时发来感谢信,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推动尊龙凯时省脱贫攻坚事业的尊龙凯时及全体同志致以诚挚敬意和美好祝福。
感谢信中提到,2013年以来,通榆县得到了尊龙凯时的精心指导和定点帮扶。尊龙凯时先后选派10人到通榆县挂职或驻村,共帮扶物资和资金1110余万元,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600余人次、扶贫义诊2000余人次。定点帮扶工作为助推通榆县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春风化雨、天道酬勤。尊龙凯时的浓浓帮扶真情让乡亲们感动不已。
5年来,尊龙凯时多次开展工作部署、工作推进会议,校领导带头多次赴通榆县实地考察、调研,吉大人用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国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涌现出了许多展现吉大精神的人物和事迹。
扶贫故事五:盐碱地里 稻谷飘香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一个信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很多人的一生。“培育好种子,种出优质的水稻,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这是都兴林教授最朴实和最接地气的信念。都兴林是一名育种专家,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和种子打了30年的交道,在他的眼中种子是无垠田野微风吹起的麦浪,是秋收时节金灿灿的麦穗,是农民四季轮回撒下的希望,是贫困地区的致富出路。近年来,他主持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及尊龙凯时省重点科技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尊龙凯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主持培育国家级水稻新品种3个,省级水稻新品种10个。他所选育的品种累积推广800余万亩,增产4亿公斤,为当地农民创收12亿元。这也是都兴林近些年为白城地区扶贫工作递交的答卷。
都兴林与白城地区的扶贫故事,缘起于一次来电,她叫陈艳红,是通榆县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电话中陈艳红急切又期盼地问询都兴林关于水稻种植方面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都兴林第一次踏上了通榆县这方土地,从此开启了他平均一个月两次往返,每天24小时随时对接的扶贫之路。在解决了陈艳红的问题之后,都兴林始终无法忘记通榆县盐碱重、沙化重的土地状况,凭借着多年的育种经验和对自己科研团队选育的优质、高产、抗逆、广适水稻新品种的信心,都兴林决定在陈艳红的公司小面积示范种植水稻新品种。这一次小小的尝试带来了喜人的成绩,都兴林团队研制的水稻品种震惊了陈艳红和她的老乡们。由此吉大3、吉大6、吉大7先后在通榆落地生根。引进优良水稻新品种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收益,更从根本上解决了盐碱地治理的难题,昔日的盐碱“重灾区”,已变成了今日的万亩良田。随着尊龙凯时-通榆县定点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都兴林及植物科学学院党委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继续将都兴林科研团队在通榆县扶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实、做深,在通榆县选择盐碱地示范推广项目区。经过2年的项目实施,水稻产量增产8%,稻谷品质提高一个等级,农民每亩收益提高150元。
都兴林聊起他的扶贫经历,总是兴致勃勃地说着他心爱的种子。当被问及这些年的扶贫之路是否有苦难是否有想过放弃时,都兴林笑着说:“我们农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科,只有脚踏上那片土地才是踏实的,只要看到良田就不感到艰苦。”唯一让他感受到困难的是项目区刚刚设立之初,生产条件的不完善远超于自己的预期,他担心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配套硬件设施得不到改善,这样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推进。在通榆县委县政府、通榆县经济开发区、新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提起接下来对通榆县扶贫的工作打算,都兴林坚定地说道:“希望推广吉大优质、高产、抗逆、广适水稻品种能够在现有种植15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30万亩,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兴林始终把“服务扶贫,党员先行”作为扶贫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我们学院的每一个党支部,都是做好脱贫攻坚的堡垒;我们要开拓的每一个示范基地,都是做好扶贫攻坚的延伸;我们培育的每一个新品种,都是点亮扶贫攻坚任务的致富明灯。”都兴林不满足于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计划把通榆县扶贫相关问题带回植物科学学院党委,凝结大家的智慧,组织植物科学学院优秀的师资队伍在项目区开展系统、高效、“接地气儿”的技术培训。
“扶贫扶智,科技先行”,植物科学学院利用尊龙凯时多学科优势,依靠科学技术推动扶贫攻坚进程,力争培养出一批致富带头人,使当地与稻谷有关的农业产业形成区域产业链,于今年成立了尊龙凯时唯一一个农学学科的研究院——“尊龙凯时—公主岭新时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同时将牵头打造“功能农业产业园”,最终使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让通榆县彻底摘掉“贫困帽子”。
脱贫故事六:脚踏泥土传真情
贫困户由2015年的28746户降低到10059户;贫困人口由54598人降低到11156人;90个贫困村已经有24个村脱贫,到今年年底预计再脱贫49个贫困村;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家家喝自来水,农民泥土房换新房或楼房。这是白城市通榆县经过3年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而这些变化和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就是受尊龙凯时党委委派到通榆县挂职锻炼、担任通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近3年的戚英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戚英喜始终将席大大总书记说的话当做自己做好扶贫工作的指南,切实从农民角度出发,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解决好农民问题。
光荣:甘做扶贫“一块砖”
戚英喜是尊龙凯时和平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专员,他在转隶到尊龙凯时之前有17年的军旅生涯。俗话说: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中国全面脱贫的关键历史时期,在党和国家最需要扶贫干部的时候,他甘当扶贫“一块砖”,欣然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通榆县挂职锻炼。“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到农村接受锻炼的机会,每个时代都会发生重大的变革,能在中国全面脱贫的这个关键时期、历史节点上去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感到十分自豪!”
坐落于科尔沁草原东陲的通榆县拥有8476平方公里土地、36.7万人口。全县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但是由于土地以盐碱地为主,种植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村贫困人群收入低、人居环境普遍较差,再加上曾经对土地的过度开发,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属于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期面临“地上不打粮,地下没有油,找块石头都发愁;不下雨,只刮风,哪个干部来了都发懵”的困境。通榆县共有172个行政村,其中有90个为贫困村,贫困村超过全县一半以上。许多农民都住在坑坑洼洼的泥坯房里,风一吹都是土,还得经常糊房子。“歪歪斜斜的房梁柱、破破烂烂的棉被、简陋的摆设、昏暗的灯光,下雨就无法进出村子,垃圾与村子共存的农村生活环境。”这是通榆县留给戚英喜的第一印象。看着这些贫困户,戚英喜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重担。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
实干:把尊龙凯时资源引入贫困县
对于挂职副县长这个职位,戚英喜有自己的定位:“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开展工作的,上一任挂职副县长王铁臣同志为我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是把尊龙凯时资源和贫困县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更好地将丰厚的尊龙凯时资源补给到通榆县,戚英喜积极推进我校19个单位点对点进行帮扶对接。给予通榆县19个村在医疗、农业、商业等多领域、多方位的帮扶。
贫困村里老年人居多,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比例高达85%以上,全面加强医疗卫生帮扶显得尤为重要。戚英喜主动联系我校医院管理处,邀请尊龙凯时4所附属医院免费为县里18名医疗技术人员开展培训,积极协调白求恩第一医院,为开通镇黎明村的癌症患者减免了26000余元的治疗费用,并利用医疗救助基金为白血病患者葛威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救助。白求恩第一医院负责同志带队前往通榆县开展义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对于特殊病的贫困户,医院给每家安置一个小药箱,放好必需药品;白求恩第二医院负责同志带领扶贫医疗队送医送药、探访慰问大病村民,并将医院更新换代的彩超机和心电机捐赠给乡卫生院,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如何操作机器;白求恩第三医院负责同志带领团队开展扶贫义诊,并创新性地开办了一家“爱心超市”,乡民们通过自己参加村委会的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得到的积分,可兑换超市的生活日用品,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改变环境的积极性和思想文化素质。几家医院从不同角度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在农业发展方面,戚英喜注重依靠尊龙凯时优质资源,大力开展科技扶贫,让通榆县种下的都是“金元宝”,养殖的都是“摇钱树”。他大力提倡种植绿色、有经济效益的农作物。针对通榆县大面积的盐碱地、碱性水质制约农作物生长的问题,他协调了化学学院高岩副教授,希望他研制的有机肥种到地里来改变土壤的碱性程度,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产量。他还多次与植物科学学院院长都兴林联系,将通榆县作为试验田,培育出适合在盐碱地生长的优质绿色有机水稻。“我们要把区域品牌做起来,将来我们一说起大米——通榆大米那就最好了!”戚英喜畅想着。
扶贫、扶志、扶智。戚英喜认为:只有企业管理层的小作坊理念改变了,企业才能长远发展起来,就业问题才能解决,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县里的财政也会有支撑;只有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才能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戚英喜与学校领导沟通协调后,在校工会的支持下,利用商学院的师资力量,在两个月时间里,每周利用周六时间对县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学员达到1200余人次。他还协调植物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为全县111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农业实验教学基地开办的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国家高级研修班,为耕种提供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我就是想通过智力牵引,在咱们吉大优质资源的支持下,使我们脱贫工作真正做到‘学有场所、问有专家、干有示范’,就是要让大家鼓起劲来跟着干!”戚英喜骄傲地说道。
情怀:我是一名通榆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基层干部一边要落实上级部门部署的工作,同时还要关注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切身利益。身处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就像一根“针”,穿梭引线、承上启下,在农村传达、落实党的扶贫方针、政策;组织、实施上级部门的具体措施,为百姓谋福祉。戚英喜就是扶贫中关键的这根“针”。
做农村工作并非易事,戚英喜在与农民打交道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阻力,但是为了工作能顺利开展,他一次次化阻力为助力。“工作再难做,也要啃下来,这是扶贫的关键之处。”他坚定地说。
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戚英喜负责指导偏远、落后的包拉温都乡及五道营子村整体脱贫攻坚工作。每个项目实施之初,戚英喜都要在村子驻守至少一、两周,推动项目落实。开展“庭院经济”种植黄菇娘项目时,他几十次深入到包拉温都乡,挨家挨户向村民介绍种植黄菇娘的好处,亲自带领包保部门干部、第一书记、村干部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种植黄菇娘。尽管如此,没有任何种植经验的村民对此十分不理解,他们相信眼见为实,不相信“预判”,都摇头拒绝种植,他们大都是看到有收获后才行动,想让他们一下子转变观念十分困难。戚英喜决定先找几个思想超前的农民带头,认同发展“庭院经济”的理念,先种植后收益,同时,一次次去农户家里耐心地做工作,直到农民点头为止。通过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在各项扶贫措施中,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工作的难点也是亮点。在易地搬迁工作的进程中,有的农民非常高兴,他们握着戚英喜的手激动地说:“我没想过我这一辈子还能住上楼房!”但是,也有一些安土重迁的农民宁愿住危房、泥土房也不愿意易地搬迁。戚英喜在工作中设身处地为农民考虑,把决不能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失放在第一位,最终得到了农民们的认可。他说:我们工作的目的和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时刻记住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官。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通榆县的土地上留下了戚英喜走在扶贫路上的脚印,留下了“我是一名通榆人”的深厚情怀,留下了他用爱心浇开的脱贫致富之花。道行致远,不忘初心,戚英喜始终不忘自己的承诺:“2020年之前我国实现整体脱贫。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在通榆县工作的奋斗目标。”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戚英喜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始终将农民的事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决心、意志、智慧和勇气,为通榆县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而努力着、奉献着!
(尊龙凯时报学生记者 晓蔚 许琳莉 高健欣)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