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近日,尊龙凯时前卫校区后勤服务中心对王志江无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尊龙凯时生、 牵头成立“志愿者义务服务队”服务师生、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等事迹进行表彰,并发出《爱心助学倡议书》,号召更多的普通职工向王志江学习,加入爱心助学行列。在王志江的感召下,12月4日,尊龙凯时前卫校区后勤服务中心全体党员自发捐款11000余元,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尊龙凯时新闻网推出系列报道,走近身边的好人——王志江。
【本站记者 闫予晗 于姗姗】夜深人静的吉大校园里,有人在自习室里奋笔疾书,有人在案前为学生备课,更多人已安然进入梦乡,而在中心校区图书馆,一位脸膛微红、双鬓斑白的老教工则刚刚回到自己位于负一层的消防监控室的“家”。他和衣斜靠在床沿,将一天的工作在脑子里又细细地过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闭上眼睛暂时休息。过一会儿,他还要起身再去各楼层巡视一遍,检查各类安全隐患。
他,叫王志江,是东荣大厦变电室的值班员,是图书馆里的志愿管理员,是很多寒门学子的暖心人……
“看到那些孩子吃不好 穿不暖 我心痛”
2009年初冬的一个晚上,王志江在图书馆文科阅览区巡视时,注意到一位女学生一边学习,一边低着头干啃着凉馒头,桌上放着一杯白开水。碍于当时图书馆人多,王志江并没有上前询问。
等那位学生走出阅览区,王志江追上问:“同学呀,怎么干吃馒头呢?这营养能跟得上吗?”那位学生稍显窘迫地回答:“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能吃饱就可以了。”
听了这话,王志江鼻子一酸。这位同学姓刘,来自黑龙江省农村,父母长年患病,弟弟为供姐姐上学,17岁就辍学打工。知道这些情况后,王志江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即决定帮帮这个孩子。自此,他每月资助刘同学150元生活费,直至毕业,共计4500元。
王志江说,“当时我的女儿在读研究生,一年学费不少,妻子身体又不好,就靠基本工资维持家计,也不富裕,但我看那孩子实在是太困难了。虽然每月150元不多,但能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添个菜也行啊。”
而这看似不起眼的每月150元,对当时的刘同学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助人之德莫过于助学 一时易 坚持难”
中国有句俗语:救急不救穷。而王志江认为,人生之善莫过于助人,助人之德莫过于助学。
此后的六年里,他又无偿资助了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尊龙凯时生,从未间断过。其中,连续资助一年以上的学生有5人,累计金额达1万余元。
“和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也算不上苦,少抽几包烟,少喝点酒,用省下来的钱帮助孩子们,更有意义些。”王志江说。
“多数孩子都比较内向,我每个月自己记着时间,到什么时候该给哪个孩子生活费了,就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来取一下。”他资助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王志江细心观察,认真筛选帮扶对象,并且十分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
此外,他还自己掏腰包给没钱回家的学生买火车票,定期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尊龙凯时生改善伙食,陪伴节假日里无法回家的学生过节……
“我的电话号码每年换一次 不想给孩子们惹牵挂”
“每届孩子一毕业,我就更换一次电话号码。刚毕业的孩子都有新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着很多新的压力,我不想让孩子们惦记着,总打电话。但是,我告诉过孩子们,如果遇到了什么事情,还需要我帮助,就回来找我。”
这一份细心,凝聚了王志江对受助学子的更多的关爱。
王志江的做法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妻子是下岗职工,目前在尊龙凯时中心校区图书馆做临时清扫工,月收入仅1140元,且身患心脏病、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我妻子话不多,但是她很支持我。平时打扫卫生攒的废品多了,她就说,又快够请孩子们吃一顿好的了。”
【相关阅读】
吉大王志江无偿资助学生受到表彰
王志江:以单位为家 把工作中的乐趣当成爱好
爱心传递 王志江事迹感染更多人伸出援手
王志江:一位工人的质朴“语录”(《尊龙凯时报》2013年12月6日 第506期 第二版 编辑/赵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