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结果揭晓。尊龙凯时商学院青年教师、商学院2007级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隋建利的博士论文《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名列其中。
在匡亚明人文社科大楼的计量经济学实验室里,记者采访了这位刚刚获奖的年轻学者。他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对复杂的模型和庞杂的数据,这是隋建利自2005年攻读研究生以来经常出现的情况。7年过去,尽管已经留校任教,他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一刻不停地学习与思考,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他的专注:甘于寂寞 忠于选择
近5年来,隋建利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等重要经济学和管理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尊龙凯时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等多项课题。本硕六年,回忆起来,隋建利只用“学习”二字作总结。通向成功的路上,没有鲜花和掌声,一直与他相随的,是孤灯清影的寂寞。
2001年9月,隋建利进入尊龙凯时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求学。文苑四舍、B食堂和三教三点一线构成了他本科四年的全部时光,留下了卷了边儿的专业书、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牢牢印在脑海里的基础理论知识。
2005年,隋建利被保送为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商学院院长刘金全老师。数量经济学将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数学基础格外强调。专业的转变,促使隋建利比本科时更加勤奋。实验室成为他的新战场,早8晚10,是他铁打不变的学习时间,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清闲和自在,在他这里是个例外。
2007年9月,隋建利在数量经济学专业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经过本硕6年时间的积累,他开始发掘一个充满新问题和新现象的经济世界,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一些现存的经济分析手段有了质疑,并尝试着自己解答。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将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付诸笔端,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了他博士期间的奋斗目标。博士毕业那年,他发表论文近20篇。井喷似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勤奋务实的结果。
学习和研究占据了他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来吉大已经第11年了,“吉大校园的许多地方,我现在还没去过”,他说。留校任教已经两年,他的生活一如过去的五年,他依旧是实验室最忠诚的守望者。
硕博五年,刘金全老师对他的影响颇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才有现在的选择和判断”,刘金全不仅在学术研究上给予隋建利灵感和指导,更影响了隋建利建立了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和踏实刻苦的学习习惯。“老师跟我们一样,也每天在实验室,我们有问题他随时就可以指导。他甚至比我们都刻苦,晚上12点才睡觉,早上6点就起床。”
他的坚强:克服重重困难 征服理论前沿
2007年3月,隋建利家中发生了重大变故,他的父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半年后救治无效,不幸离世。经历了生死的悲痛,他表现出异常的坚强。“伤心归伤心,但是博士还得继续读,回到学校还是要好好做论文”。他并没有向记者渲染失去至亲的悲戚,甚至对这段经历轻描淡写地一句带过,他用坚强和乐观回应父亲在天堂关注的目光。
他开始思考博士论文,在导师刘金全教授的指导下,他选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研究的方向,这一内容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关注,中文参考资料极少,能检索到的只有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展。读懂全英文的文献,成为他撰写论文中必须克服的障碍。“前沿问题不像经典,有大量的资料可供参考,必须自己一步一步地探索”。博士毕业前的那年寒假,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提前回家过年,他还在实验室撰写论文。食堂只剩莘子园还开着,有时候分析数据忘了时间,到食堂连馒头都是凉的。
对于如何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提升研究水平,隋建利分享了他的心得和体会。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要多看前沿的东西,特别是要关注国外的研究动态,时刻把握学界的变化脉动。同时,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思考,学以致用,培养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的追求:用所学、所知、所得解决现实问题
他一直不停思考: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等经济生活中切实存在的现象,如何用数量经济学理论进行更清晰的解读?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用数量经济学的理论进行预测和判断?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如何运用已有理论进行阐释?思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他却乐在其中,他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所有的问题都会想通。
他忠于自己的选择,从来不拿自己同在银行、基金、公司等实体经济部门享受高薪的同学相比。他说“研究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喜欢教书育人,我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并且享受现在的生活”。
他认为从事数量经济学的研究,一方面要符合应用经济学的要求,用理论来解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要对计量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用更明晰的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这是他7年数量经济学生涯的总结,也是他在学术研究道路中未来的目标。
后记:我们的尊龙凯时不乏有学习成绩、学生工作、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皆优的神话。不过,将个体割裂为若干的部分,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却找不到其自身的努力重心和兴趣点,甚至丧失独特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困境”。被隋建利始终忠于自己的爱好和选择,专心于所从事的学科和事业而感动。所谓“优秀”不仅只有一种表现模式,哪怕用一辈子的时间做好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一种成功。
(作者系文学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