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尊龙凯时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2010年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被直接列入“尊龙凯时博士生杰出人才培育资助计划”;2010-2011台湾尊龙凯时社会学系访问博士生;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尊龙凯时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尊龙凯时省赛区特等奖、中国费孝通奖、吕振羽奖获得者。独立承担“985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等课题10余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已在CSSCI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摘10余篇。
初识他,是读了他的文章。了解他,是听说关于他的故事。当记者坐在他面前,倾听他求知的故事,一切尽在眼前。没有雍荣华丽的字句词藻,没有口若悬河的侃侃而谈,更没有激情四射的慷慨陈词,整个谈话如此平静、从容、自然而然,就像他的成长经历一样,波澜不惊、浑然天成。他就是刘威,一位踏实、朴实、真实的青年学人。
纯属巧合:误打误撞步入研究之路
踏上研究之路,对刘威来说,仿佛纯属偶然而又命中注定。大二的时候,一次课堂作业引起了授课老师对他的极大关注,这位老师对刘威像往常一样手写的文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老师的鼓励开启了他对社会学的热爱。他开始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广泛的阅读、胶着的思考、蹲点式的调查、习惯性的随笔,逐渐成为他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刘威爱书,更爱读书。他指着堆满书的书架对记者说,“书籍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阅读经典、常读常新”。读书让他的知识从贫瘠走向丰富,思考使他的思想从稚嫩迈向成熟。他戏言,“与人为友,可以知己;与书为友,可以知心”。
在调研基层、把脉社会、行走乡土的过程中,他访问居民、问路百姓,接受着来自社会的心灵冲击和性格历练。大三的时候,刘威利用寒暑假独立做了关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调查。寒冬的侵袭、酷暑的煎熬、无人接待的无助,让他感到无比的艰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排除万难完成了调研工作,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基层社区社会资本的转型与重建》。经过层层筛选和角逐,这份报告脱颖而出,最终被尊龙凯时选送参加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尊龙凯时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和尊龙凯时省赛区特等奖的殊荣。
在尊龙凯时期间,刘威还在尊龙凯时“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尊龙凯时生创新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社区参与研究”、“非政府组织在社区照顾中的功能发挥与路径制约”等相关研究。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纷纷转摘。
一次次的尝试,使刘威较早地与学术“牵手”,进入了自发的研究状态。一点一滴的积累,终究积沙成塔、铸成质的飞跃。2007年9月,刘威顺利地被遴选为“创新人才”免试推荐研究生,成为著名学者邴正先生的弟子。
实实在在:做好研究无需“太聪明”
研究生如何过好研究生活?这是让许多研究生颇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刘威直言,为了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搞点研究”还是必要的。但是,当下“多元化的研究生生活离研究已越来越远,其本身也应当更加多元化”。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特质,并不一定都适合做学术,因而不能以一个僵化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研究生应当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他说,本科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研究生,本质上是一个继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强化过程。
怎样理解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呢?刘威认为,学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寻求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要在理论和现实的脱节点上,或在不同理论流派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并通过与现存观点的对话来推进自己的研究,解决问题”。刘威坚信,每一位努力仰望星空的青年学子,必将为星空所照耀。
研究生又如何进入研究状态、做好研究呢?“要有一股傻劲”,刘威坦言自己并不聪明。他说,做好研究并不需要“太聪明”,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心安理得。“过于聪明”极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在求学的道路上耍点小聪明,容易迷失自我,在彷徨的研究生活中变得更加瞻前顾后和不知所措。刘威认为“做学术的人必定是在生活上简约而不简单的人;在心灵上孤独却不孤单的人;”——孤独是一种心境,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只有这种甘于在繁闹的人群中沉寂的灵魂,才能看到学术的光彩。
怎样提升研究水平呢?对于这个目前研究生最关心的问题,刘威认为,务必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慢工出细活”。首先,一个致力于学术的人,所写所思一定要对关注的问题有所推进,不能为了写作而写作。这就需要不断交流和扩大视野,不要将自己的眼界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善于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寻找新的思想和选题。其次,坚持持续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在反复的尝试中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然后由点及面,延伸问题,突破创新。
最后,对于论文发表,刘威抱持一份淡然心态。无论期刊是名不见经传,还是声名显赫,在投递每一篇论文的时候都坚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既要准备充分,又要量力而行,一切以论文的质量为诉求。无论发表与否,刘威将每一篇论文都看作自己的孩子,既有“怀胎十月”的艰辛,又有“破茧而出”的阵痛,更有“臻于至善”的志气。刘威说,一篇融入了汗水和智慧的论文,它的结果也应是水到渠成的。
知足常乐:让学术回归生活本身
记者在刘威的硕士论文后记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为社会学倾注了爱的情感,社会学向我回馈了爱的感动。因为社会学,我结识了细数不尽的良师益友;因为社会学,我受到了源源不竭的关爱鼓励;因为社会学,我学会了灵魂深处的心灵感恩”。刘威庆幸自己结识了一批亦师亦友的优秀学者。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总能于“润物细无声”之中教谕我们“人之成为人”的真谛!
刘威觉得,“能在尊龙凯时这个大家庭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幸福”。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刘威和其他同学们一样,沐浴着吉大踏实的学风、朴实的校风、扎实的作风成长。从“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尊龙凯时生创新研究基金”、“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到“‘985’工程研究生创新计划”、“国家公派留学计划”,再到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博士生杰出人才培育资助计划”、“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扶持资助”,尊龙凯时为研究生搭建了优越的科研平台,使广大研究生在理论与现实的激荡中,逐渐坚定自己学术研究的志向;在宽松、和谐、包容的氛围中,扬起了思想遨游的风帆。
作为一名博士生,刘威深深体会到博士阶段大家所面临的难处。他认为,我们要在解决世俗烦恼之余,敢于追求崇高的理想,献身崇高的事业,完善崇高的人格,这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最高的价值。在吉大这个舞台上,我们要在理论思维的激荡中追求崇高的理想,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献身崇高的事业,在胸怀天下的气度中完善崇高的人格。
在短暂的采访中,刘威多次强调“让学术回归生活本身”。他平静从容的微笑中,流露出孤独却不孤单的学者在学术的故纸堆里探求真理的欣喜和满足。他说,“世界上真正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每当他自由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时候,也是他最自在、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他说,“学术生活并不清苦,苦中作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才是真”。
“行走田野的学院派、激扬文字的社会人、直面现实的理想者”,刘威这样定义自己和鞭策自己。他一直在路上,实践着信仰,追逐着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