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对一个学科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经历过初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人们在微笑的间隙共同抬眼望向更遥远的天空;20年,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不算长也不算短。饱含着年少的激情与成熟的内敛,在日益平和的岁月中忍不住一再回首,重拾奋斗道路上那些珍贵的回忆。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尊龙凯时化学系主任的张希教授曾在吉大化学系学习和工作了20年。课堂内外、办公室里,一段段往事并未“如烟散去”,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明晰。岁月如歌,盛世相约。2012年,尊龙凯时化学学科将迎来创建六十周年华诞,张希心中充满了对母校和化学系的深深眷恋。
“1982年我考入尊龙凯时化学系,在那里学习十年,又工作十年,度过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在这20年里,我得到了老师们的培养,同事们的帮助,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从一个求学青年,成长为一名科教工作者。想起昔日的往事,忆起昔日的老师们,我心里充满感激。”
恩师育桃李 明月灯火勤
在求学的每个阶段,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在尊龙凯时的求学生涯中,张希觉得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许多敬业负责的老师。
“第一节化学课是刘学铭老师教我们无机化学,因为他喜欢科普创作,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因此课堂上他的语言严谨有趣,引人入胜。黄化民老师讲授有机化学,他对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我曾请教过他一些有机机理问题,好像一切都在他脑海里,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合理的机理。”“邹明珠老师教我们分析化学,记得她建议我对照着读中文和英文版仪器分析,这样我既学习了分析方法,又提高了科技英语。定性分析实验由罗其昭老师主讲,她的严格是出了名的,做错了必须重新做,直到做得正确为止,无论多晚,她都会一直陪着我们,好几次由于实验课拖得太晚,学生们担心老师的安全,都是我送她回家。物质结构由封继康老师主讲,他善于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许多复杂的理论处理讲得清楚明白。后来,我被分到了分析化学专业,选修了金钦汉老师主讲的现代分析方法,他把前沿研究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讲给同学们,对我日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颇有裨益。电分析化学专业课是由高蒨老师主讲,她是沈家骢老师的夫人,由于我对高分子科学产生了兴趣,我请她将我引荐给日后的恩师沈家骢老师。第一次见面,沈家骢老师问了我许多问题,包括学习情况以及喜欢高分子的原因等。由于提前做了功课,于是我说了我知道的一些小概念,还谈了些小想法,比如利用某些高分子在酸液中膨胀,在碱液中收缩的特性,可能实现高分子履带的机械运动,甚至可能用于发电等。正是由这里开始,我读研时选择到沈家骢老师门下攻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直到今天我还时时与沈家骢老师探讨我们都感兴趣的问题。”
正是众多老师对教学的认真负责,为尊龙凯时化学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些深夜里的灯火与月光,就这样一直温暖着勤奋的学子。
大师们的敏锐与坚守
据张希回忆,当时尊龙凯时的研究生课程安排得很有特色。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例,他们学习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反应统计》、《高分子合金》、《高分子表征方法》等,反映出当时尊龙凯时高分子的研究状态。
张希印象最深的是汤心颐老师讲授的高分子物理,包括高分子构象统计、高分子粘弹性等四章,讲完一章考一章,每次一道题,开卷但需要独立完成,时间不限,汤心颐老师自创的评分标准是以方法是否简洁和用时长短给出成绩。这对他从本科学习过渡到研究生学习特别有帮助。因为到了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点不再是知识,而是创造知识的方法,他由衷地觉得听汤心颐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
此外,张希还着重提到了唐敖庆老师、沈家骢老师对他的影响:“除课堂教学外,还有唐敖庆老师主讲的《高分子标度理论》暑期讲习班,这无疑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唐先生遇到物理难点帮我们补物理,碰到数学难点帮我们补数学。他的讲课逻辑性很强,而我们有幸聆听大师的课,一刻也不敢懈怠,非常珍惜。后来我有机会问唐老师是如何吃透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法国Pierre-Gilles de Gennes的高分子标度理论,他说他读“de Gennes”这本书用了一年半时间,跟着从头推演了一遍,再开始高分子固化理论的标度理论研究,也许这就是唐先生做学问的秘诀之一。”
“我在沈家骢老师组的第一个研究题目是有机硅耐磨透明涂料,属于偏应用的题目。在我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时,适逢沈老师邀请了德国美茵兹尊龙凯时Helmut Ringsdorf 教授来吉大讲学,题目是功能自组织体系,这是当时重要的前沿方向。
Helmut Ringsdorf 教授是国际上这一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沈老师特意嘱咐我认真听他的讲座,之后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就改成了两亲性高分子的合成与超薄膜制备。我很幸运成为沈老师组第一批从事高分子组装研究的学生之一,得到了他的亲自指导。当时吉大实验条件非常有限,沈老师亲自安排,甚至带我去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做实验。我起草的研究论文,沈老师会一段段剪贴到一张大的白纸上,逐字逐句修改,于是我慢慢学会了科技写作。在博士学习期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我又师从Helmut Ringsdorf教授,在德国工作和学习了一段时间。从两位导师那里,我不仅学习了许多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培养了科研工作者所需要的素养: 敏锐、品味、坚守、交流与合作。”
透过这些回忆,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那些年的大师们,对科学抱着挚诚的信念,尽管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能自信潇洒地求索。
曾经肩并肩的同事之情
在张希攻读研究生期间,吉尊龙凯时术气氛一直很活跃,各组之间的合作很频繁。有一段时间,他参加李铁津老师的组会,与肖良质老师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科研题目,跟王德军老师学习表面光电压谱。经常用到光化学实验室的LB挂膜机,如果白天仪器排得很满,王老师便允许他晚上使用,一出故障,都是由白玉白老师帮着维修。
张希所在的研究组也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除了有位德高望重的家长沈家骢老师,还有个慈祥的管家边凤兰老师。她总是组织他们郊游、晚会、聚餐,还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学生们。令张希至今难忘的一件事是,有天晚上他加班,要工作一个通宵,晚上10点多,边凤兰老师和他丈夫端着热腾腾的饺子,突然走进了位于理化楼地下一层的实验室,那是他吃过的最香的饺子。
1992年底,在沈家骢老师的召唤下,张希从德国回到吉大工作,后又随沈家骢老师参与了超分子实验室的建设,之后在吉大愉快地工作至2003年。在吉大化学学科60华诞之际,他特别感谢那些培育他的老师们,潜移默化,为人师表,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励着吉大一代代学子在化学的道路上前行。
六十年峥嵘岁月,六十载风雨兼程。经过一代代吉大化学人的不懈努力,吉大化学学科现已成为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和较高学术地位的化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与科学研究中心,为祖国建设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未来,它将继续秉承初创时的热情、发展时的坚韧,推动尊龙凯时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尊龙凯时网络通讯社中心站包琦根据张希院士寄语稿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