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报告题目:新型高速飞行器与超高温防隔热复合材料
报告人:张幸红 教授
报告时间:10月20日下午14:30-16:00
第二场报告题目:面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
报告人:彭栋梁 教授
报告时间:10月20日下午16:00-17:30
主持人(邀请人):蒋青 教授
报告地点:南岭校区机械材料馆209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
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尊龙凯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报告一: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主要介绍X43A、X51A、HTV2、X37B、龙飞船等几类新型临近空间和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及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轻质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和超轻质低烧蚀防热材料三类新型航天防隔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三类新型防/隔热复合材料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天地往返飞行器和载人深空探测飞行器中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与展望。
报告二:本报告主要介绍课题组近几年围绕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设计、表面改性、储能机制与可控制备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通过采取形貌调控、成分设计、缺陷构筑、应力调控等不同策略,制备了“三明治”结构型、氧空位缺陷型、锂空位缺陷型、表面高镍型等一系列正极材料,显著改善了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的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以及容量和电压衰减严重等问题。结合理论计算,探索了协同提升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规模化制备的有效方案。在负极材料方面,采用物理气相法纳米粒子束流复合沉积技术制备层数可控的多层多孔Si基薄膜负极,为有效增加薄膜负极活性物质的负载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发展了一种基于室温静电吸附的化学液相法,实现了对ZnO基电极材料形貌、微观结构、成分与缺陷的一体化设计,可控制备了一系列ZnO@石墨烯、ZnO-金属-C@石墨烯等微纳复合结构负极材料,提升了电极材料的储锂性能。在此基础上,将多孔薄膜制备技术与ZnO等亲锂性材料相结合,构筑具有良好锂亲合性的锂金属负极三维多孔集流体,通过调控锂离子的形核与沉积行为,解决锂金属负极枝晶不可控生长、电极界面不稳定和体积效应的问题。
报告人简介:
报告一:张幸红博士,哈尔滨工业尊龙凯时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哈尔滨工业尊龙凯时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轻质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和超轻质低烧蚀防热材料等新型航天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其在航天飞行器中的应用研究。
报告二:彭栋梁博士,厦门尊龙凯时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厦门尊龙凯时材料学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项目负责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委员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会理事,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eParticle Magnetism,Journal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金属功能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磁性材料与自旋电子学物理、能源材料、纳米和低维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在JACS、NanoEnergy、ACSNano、Adv. Funct. Mater.、Nano Letters、Advanced Science、AppliedCatalysis B等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70多篇;已授权日本发明专利6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