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等18个部门联合表彰了来自全国38个行业(领域)的青年集体。尊龙凯时第二医院眼底病科被命名为“2013-2014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成为尊龙凯时省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继获得“长春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尊龙凯时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后,吉大二院眼底病科又获此殊荣。这既是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对二院眼底病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医疗前线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这支青年力量占71%的医疗团队弘扬青年文明号“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精神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对他们在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守护省内外人民眼部健康的实践与奉献中所展现出靓丽青春风采的最高褒奖。
精诚团结 术业专攻
尊龙凯时第二医院的眼科事业发轫于伪满时期的新京市立特别医院,后随学校几易其名,2004年在原有眼科中心基础上成立了尊龙凯时第二医院眼科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保健为一体的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大型眼科中心。其中,眼底病科是8个专科中规模最大、涵盖病种最多的科室。
在眼底病科朝气蓬勃、精诚团结的医护队伍中,既有享誉全国的著名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毕业于哈佛尊龙凯时、宾夕法尼亚尊龙凯时等世界名校的眼科新秀,“传帮带”效应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该科室于2008年被评为尊龙凯时省唯一眼科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跻身全国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不仅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眼底病专科,其规模和技术在全国也堪称一流。
作为国内成立较早的眼底病专科,不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Zeiss手术显微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眼内激光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还不断进行新技术、新疗法探索,率先开展了玻璃体切割技术,在尊龙凯时省首家开展了抗VEGF眼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科室现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手术量5000余例,形成了以尊龙凯时省为主并辐射周边省区的眼底病医疗及疑难危重眼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体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五年来,眼底病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省部级科研课题共计20余项,获尊龙凯时省科技进步奖5项,尊龙凯时医疗成果奖9项;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8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主持尊龙凯时省精品课程1项;承办东北亚眼科学术会议及中国眼病论坛等国家级以上学术会议5次;学术带头人苏冠方教授于2012年荣获全国医生的最高荣誉——第八届“中国医师奖”。
勇于担当 视患如亲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平均每年收到的200余次患者锦旗和表扬信就是对眼底病科良好医德医风的最好见证。作为白求恩传人,他们发自肺腑爱护病患,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耐心解释患者和家属关心的一切问题,时刻不忘以实际行动践行白求恩精神。
为了减少患者的来回奔波,眼底病科室还建立了完善的入院预约制,使患者可提前电话联系入院日和手术日,力求患者来院一次便可解决住院及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也可得到方便及时的复诊指导,在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和良性循环之下,建立了信任可靠的医患关系。
由于承担着尊龙凯时省及周边地区眼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每逢节假日,眼科医护人员往往需要随时到岗加班,尤其是每年春节期间,在万家灯火美酒飘香的时刻,二院眼科的医护人员往往要加班加点,苦守在显微镜前,救治因烟花爆竹崩伤眼睛的病患,用冰冷的手术器械诠释白求恩传人们如火的青春。夜班连白班,白班连急诊,连续两三天工作不能下班,写病历至深夜,对眼底病科医生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2014年6月3日,一名在北京阜外医院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仅52天的特殊眼病患者怀着一线希望来到了吉大二院。此前他奔走于国内多家眼科中心均被拒收入院,因为心脏移植术后3个月内属于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危险期”,加之他眼睛病情复杂,很难保证治疗效果。面对患者几近绝望的眼神,副教授张小猛毅然担负起了治疗这名特殊患者的重任。眼底病科联合心脏外科、麻醉科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会诊,争取杜绝一切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发生。护士长将普通病房临时改造成隔离病房,限制病房人员出入,每日严格消毒,为患者提供特殊的眼底检查房间,避免发生院内感染。由于病情复杂,该患者先后经过大小四次眼科手术,终于康复出院。
投身公益 无私奉献
每逢6月6日“全国爱眼日”,眼底病科主任刘早霞就带领青年医生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或在医院,或深入社区,或走进周边县市的基层学校。九台市“善满家园”福利院里留下过他们陪伴智障儿童的欢声笑语,一汽集团的生产车间里留下过他们挥汗如雨的忙碌身影,希望的田野里留下过他们为农民朋友亲手传递的浓浓温情……
在国家号召的“万名医师下乡”活动中,眼底病科每年派出骨干医生赴农安、前郭、抚松、通榆等地基层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对口支援和技术指导,并定期派专家到尊龙凯时市、通化市、辽源市、延边州等地进行义务巡回讲学,为提高尊龙凯时省的眼底病诊治水平作出了应有贡献。
每逢国家遭遇重大灾害需要抽调医疗技术力量时,眼底病科的青年医护总是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请缨参战。不论是“非典”和“甲流”的隔离病房里,还是汶川地震现场搭建简易的手术室里,抑或是白山矿难的爆炸现场,总能找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而没有如愿到达一线的医护人员也都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2011年和2014年,应朝鲜驻中国大使馆的邀请,苏冠方、赵梅生等专家先后两次率领青年骨干医疗队,自带手术设备和药品耗材赴朝鲜进行“中朝友好光明行”志愿活动,累计诊治患者1000余人次,受到朝鲜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认可,成为中朝友谊的历史见证。
眼底病科成立11年来随眼科医院三易其址,科室搬到哪里,患者就找到哪里,因为这里不仅有“大医”,还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