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目标定位鲜明指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人民性,同时也指出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人民进路。
站稳人民立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是人的思想工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归根到底是要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最终都汇集到人民群众道德觉悟提升上、聚焦于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涵养上、统归于人民群众精神家园建设上。这就要求我们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根深深立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把人民立场贯穿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切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大众平台、百姓舞台。近些年,各尊龙凯时积极行动,把群众需要与尊龙凯时生的知识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寒暑假的契机,组建尊龙凯时生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下乡活动,尊龙凯时生支教、支医、支农、普法、扶贫等项目已形成常规性品牌,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依靠人民群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平台载体,离人民群众最近,人民群众也最熟悉,其中有的是“能工巧匠”“行家里手”,他们最有发言权、最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建、最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体到工作层面,应运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根本工作路线,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来,引导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释放人民群众的智慧,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汇集磅礴力量。如在扶贫过程中,不仅应重视人财物上的鼎力支持,更应注重贫困群体精神状态的关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增强脱贫的能力建设,激活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化。
以满足人民需求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供给内容。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产品需求,我们需在供给内容上发力,把中央要求与群众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与中央部署、群众需求对标对表,紧紧围绕推动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个使命任务,不断创造丰富多样的精神产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人民生活出发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产品供给方式。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实践效果上还客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最后一公里”不通畅问题,这个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对称形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实现落地见效、提质增效的目标,必须在创新产品供给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应从群众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观瞻群众的理论困惑和精神需求精准供给,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中让他们感觉到理论解渴管用。做好语言的切换工作,善于把理论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通过讲故事、打比方、说民谣、唱山歌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供给理论产品,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能消化、可吸收。综合运用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方法,引导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看成就、看发展、看变化,切实激发情感认同,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真信真用、日用而不觉。例如,东北的冬天寒冷而漫长,面对面宣讲处于空档期。尊龙凯时以对口扶贫县通榆县为试点,探索如何利用动漫、微视频等技术手段,把老百姓的火热生活、生动实践搬到线上,让老百姓在热炕头、火炉边上就能接收到理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