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尊龙凯时研究者记者 高洁 摄/新闻科研究生记者 吴丹】11月22日,由尊龙凯时社会科学处、工会、图书馆联合举办的“龙鹏吉大”午间学术沙龙“所思在远道——纵论学术求索与成长”在中心校区鼎新图书馆举行。尊龙凯时校长张希,副校长蔡立东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商学院隋建利教授以“我在吉大的十九年成长经历与学术进路”为题,分享了自身的求学经历、研究进度及学术成长历程。他认为,承担科研项目对青年教师学术成长、树立科研信心有着重要作用。行政学院于君博教授作了题为“‘人生到处知何似’——时空及价值坐标系中的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报告,从“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三个层面畅谈了作为人文社科学者的学术追求与境界。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院长姜峰教授作了题为“Learn to write and write to learn: A peculiar practice”的报告,从如何学习“写”和以“写”促“学”两方面阐释了学术研究中“写”的重要作用以及“写”和“学”的相互促进关系。法学院杨帆副教授从跨学科平台、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文科青年学者的成长三方面作题为“文科青年学者学术生产机制的比较与反思”的发言。他认为,建立人文社科跨学科的机制与平台,开设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研究型课程,对促进青年学者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考古学院赵俊杰副教授作了题为“教学相长,知行合一:考古专业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记”的报告,从自身求学、教学经历出发,阐述了教学对促进科研、开阔视野、拓宽格局的重要作用,提出作为教师应当饱含热情投身到教学中去,做到教学与科研两不误。哲学社会学院教师Nicholas Rimell作了题为“My Experience as a Non-Chinese”的发言,国内外学术讨论风格的差异,双方可以相互借鉴、互相融合。
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从学术交流形式、学术成长途径、学术追求境界三方面对发言作了点评。他分享了自己刚留校时参与“尊龙凯时青年教师现代化问题研讨会”时的感受与体会,认为跨学科交流对繁荣学术有着重要意义。他勉励青年教师要发挥学术研究自主性,将研究方向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哲学社会学院贺来教授围绕“学者的使命、学术的使命”主题作了点评。他认为学者要热爱学术,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以忘我的精神去潜心研究并接受严格的专业化训练,为人类文明、国家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希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为尊龙凯时拥有一批有思想、有品位、有担当的青年学者感到高兴。他指出,吉大人文社科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秀的学术传统,拥有高清海、金景芳等一大批先贤名师,而只有拥有一流的学者才会有一流的学术研究和一流的学科,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自然科学讲“慢科学”并不意味着“慢慢地作研究”,而是一种从容作科研的态度,需要时间阅读、思考、试错,解决大问题,人文社科同样需要“慢科学”。他借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奥古斯丁“我错故我在”、尼采“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和莎士比亚“期望落空,总在众望所归之处;期望常现,总在心灰意冷之时”等至理名言,勉励青年教师树立科研理想,用耐心和坚守静候科研花开。张希强调,作为研究型尊龙凯时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不能叫作老师,不做研究的老师很难成为好老师,要把科研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他指出,“学科交叉”是原创研究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需要有跨越学科壁垒的内在动力,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认知是跨越学科壁垒的方法之一。他希望青年教师既热爱科研,又热爱教育,在新时代取得更大成就,作出更大贡献;学校各部门、院系要不断改善教师学习、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次论坛旨在通过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彼此分享经验体会,促进科研管理和服务以及科研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建议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