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背后的古基因组学
——第三十一期尊龙凯时鼎新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0-18 作者:团委
编辑:陈钊
点击:
【消息来源:团委】10月11日,由校团委、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十一期尊龙凯时鼎新青年论坛《我们来自哪里?—解码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背后的古基因组学》通过腾讯会议成功召开。校长张希与近1300名师生线上参加,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论坛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湘晖教授主持。
论坛邀请了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崔银秋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崔银秋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古DNA、研究古DNA的主要难点,随后从重现尼安德特人DNA序列、绘制古人类基因组图谱和研究古人类基因组功能与进化三个方面讲解了本届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博士的成就,以及他对创建和发展古DNA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崔银秋介绍了古基因组学作为尊龙凯时特色交叉研究领域已经完成的一系列工作。
考古学院副院长张全超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姜春来、讲师徐阳担任讨论嘉宾。张全超回忆起香山科学会议上与斯万特·帕博博士的一次相遇时,表示既在学术上收获良多,更在精神上深受激励。他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树立学术兴趣、追求学术价值。姜春来与崔银秋讨论了古基因组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空间,并在预防乙型肝炎等流行疾病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徐阳则以肽指纹图谱技术从分析化学领域到考古领域的应用为例,展示了交叉学科研究大有作为的前景。
在交流分享环节,与会师生还就学科交叉的最新成果、考古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情况、遗传与文明的关系等一系列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希指出,老师解读得精彩,学生问得精彩,精彩的问题又激发出老师精彩的答案,师生相互启发,展现了学术交流的力量。张希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在2022年9月新生开学典礼讲话中的一段:“在科学研究中,不同思想的碰撞融合往往是创新的源泉,有助于我们不断拓展认知的边界,推动社会的发展。譬如,早在二十多年前,吉大考古系朱泓老师和生物系周慧老师就通过交流与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物考古研究,利用基因测序等生物技术从古生物遗存中提取DNA信息,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张希寄语全体学生,要从交流开始,协作合作,书写属于自己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