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进行时丨尊龙凯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走进实验室-尊龙凯时新闻中心网站

  •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宣讲进行时丨尊龙凯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走进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2-11-11     作者:记者 文武 研究生记者 邱欣      编辑:饶明月     摄影: 记者 方卫东 徐立华      点击: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吉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学习活动持续引向深入,学校精心遴选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组建了“尊龙凯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连日来,宣讲团走进科研教学一线,来到广大师生中间,分领域、分层次开展了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导向准确、特色鲜明的宣讲活动,切实推动师生学懂、弄通、悟透二十大精神,不断掀起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

    尊龙凯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走进实验室

    【文/记者 文武 研究生记者 邱欣 摄/记者 方卫东 徐立华】11月8-10日,尊龙凯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连续三天从生物考古实验室,到鱼菜共生新农科基地,再到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进师生中间,让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跳出书页,带着哲思与解读,将强国理想与民族复兴之梦照进了师生们的心田,激发了师生们“大我”的家国情怀。同学们感叹:“二十大报告描绘的美好蓝图与我们的生活更加真切贴近!”

    让“考古”贡献文化自信

    闻讯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首场报告将在自己学院举办,8日下午,正新楼里的考古学院师生就早早地涌进报告厅,翘首期盼。宣讲团团长、校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准时走进报告厅,用他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题,为师生们详细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指导思想之“根”是什么、宏图伟业之“本”为什么、时代征程之“纲”谋什么、成功实践之“领”求什么,他用现实中丰富的案例让大家对报告有了深刻认识。宣讲后,韩喜平走出报告厅,来到了生物考古实验室的师生中间。

    “考古研究生该怎么增强文化自信?”“报告中的‘两个结合’对于考古专业应该如何理解”……

    “比如,考古发现的金缕衣、墓葬文物会反映古代中国的工艺和文化水平。”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畅颇受启发,频频点头,“发现古人的智慧,有了文化自信,再寻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

    “挖掘文物,本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源,历史感厚重了,文化自信自然能增强。”“物质基础变好,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内涵的滋养需求更大了,考古的背后是文化,这就是你们考古研究的价值。”听到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实验台的学生凑得更近了。韩喜平精简的三言两语,吸引力更大。“中国文化里原本就蕴含着未来发展的基因……”

    话音刚落,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教授紧接着追问起来,“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漂泊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扎根,能不能这么理解?”学生与老师绕过实验台,围成了一个层叠紧凑的“讨论圈”。

    “没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凭空生根。”韩喜平一语中的,他进一步举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里本就有的主张,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

    赵宾福夹着笔记本,侧头与韩喜平并行着讨论,师生紧随其后,并不宽敞的走廊,充满了对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解读与领悟。

    追问至此,大家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标语下驻足。“二十大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味道越来越浓……比如,爱好和平流淌在我们的基因里。”韩喜平不断地解读着。

    “考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似乎也成了文化自信的一种追问。身兼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的赵宾福,与副馆长唐淼继续探讨着文物的大众文化传播,“通俗背后依然需要专业性研究的支撑,这是考古人的责任。”

    让新农科“植”入人心

    9日下午,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贺教授来到和平校区植物科学学院,为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主题宣讲。

    在宣讲结束后,他来到了鱼菜共生新农科基地。围站在一片白菜幼苗培育区,孙贺教授感受着“新绿”的同时,为同学们进一步解读着“二十大报告”┄┄

    坐在最旺盛的生菜、油麦菜“地垄”边,孙贺惊喜于2019级本科生萨如拉对“教育、科技、人才单列成章”的提问。于是,他谈到“农科生做实验,要实事求是,科研要解决问题而不能停留在实验室,要服务乡村振兴。”这让刚获得直博资格的2019级本科生才照玄的内心豁然开朗,未来的科研有了新的方向。

    进入智能化气候控制实验室,红蓝光照着秧苗、育穗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水稻。“乡村振兴要用科技给农民实惠!”院长都兴林向孙贺介绍着突破时空限制一年收获三季的实验条件。

    “国家现代化建设,少不了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是国防安全的一部分”“种子‘卡脖子’技术亟待攻克”“人才培养仍然是重中之重”……副院长秦建春领悟着孙贺带进实验室里的二十大精神,一堂“冒着热气”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就像一堂思政课,让新农科更“植”入人心。

    让“中国汽车”蓝图里找到自我

    10日下午,宣讲团成员、哲学社会学院王庆丰教授来到南岭校区汽车工程学院黎明报告厅。他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题,从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回答了“四个问题”、深化了“三大规律”、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六个方面对二十大精神进行了解读,引发报告现场强烈反响。随后他走进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正在做实验的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在蓝黄配色的汽车轮胎滚动阻力实验台旁,按下开关,机器轰鸣,前方的高速摄像机用来捕捉参考数据。“这机器主要用来测油耗。”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许男大声向王庆丰介绍着它的功用。

    这时,2020级博士研究生宋东鉴抢先问道:“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我能做些什么呢?”问题发出后,王庆丰很快就被同学们围了起来,期待着他的解答。

    “自立自强对个人、对国家都同等重要。”王庆丰把“科技”理解为科学与技术,“没有科学赋能的技术不是工业化,更不是现代化。”这时,他引入“原始创新能力”概念,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让宋东鉴豁然开朗。很显然,这是高维度的报告解读和精神传递。

    “为什么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出,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2020级硕士研究生马洋洋提出疑问。“敩(xiào)习”,这次王庆丰用了一个由教和学组成的“生僻字”来解释。学习本身是一种终身的状态,加之知识迭代周期缩短,不进则退,甚至淘汰。 “学习是更新知识背景,只有更新才能有创新,才能有生命力。”王庆丰最后落脚在了创新上。

    2020级博士研究生谢坚的困惑是关于“研究生怎么跨越国家的宏大与自己的渺小之间的鸿沟”。王庆丰一针见血,“这是大我与小我的困惑啊。黄大年老师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就是最好的回答。”浪花和波涛是最好的比喻。

    “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人都能用自己的能力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我可以研究中国道路问题,你们可以攻克‘卡脖子’技术。”王庆丰补充强调。

    “如何把远距离的目标拉到自己的身边,并不是少数人的困惑。实现国家战略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完美的人生状态不过如此。”王庆丰进一步解惑道,让实验室里的研究生们在“中国汽车”蓝图里找到了自我。

    “听完王老师宣讲,心透亮的!”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忠华深受启发,颇有感悟,“二十大报告走进实验室的形式,真正地解决了学生、老师领会二十大精神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包括衍生的困惑,很有针对性。”他补充,这种交流互动的过程,“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尊龙凯时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

    400 Bad Request

  •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Bad Request

    Your browser sent a request that this server could not understa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