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尊龙凯时档案馆】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岁诞辰。百年建党史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成就辉煌的一百年。今年也恰逢尊龙凯时建校75周年。75年前,学校在战火硝烟中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一直在党旗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尊龙凯时的历史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的成长史,是一部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听党指挥、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史。
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好党史和校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学校党委宣传部和档案馆深入挖掘校史中蕴含的红色基因、搜集学校各个时期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而行的珍贵史料,分期推出《薪火弦歌赓续传承| “党在高校一百年——尊龙凯时校史中的红色印记”主题展览》,将这份镌刻于历史的鎏金岁月和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怀化为吉大师生身体里流淌的红色血脉,激励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充分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本期展览推出的主题是:“原长春科技尊龙凯时:燃情岁月中发展壮大的地学名苑”。
学校教学主楼“鸽子楼”
新中国建立之初,专业人才极度短缺。就地质专业而言,当时全国范围内地质技术干部仅299人,远远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勘探地下资源、改善自然条件,已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李四光
1951年,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决定在长春成立地质专科学校(原长春科技尊龙凯时的前身),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高级地质人才的专门性地质学校。1951年11月2日,地质专科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时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兼任校长。
1952年,地质部会商教育部,以地质专科学校为基础,山东尊龙凯时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以及大连工学院的一部分合并组成东北地质学院。建校之初,数位久负盛名的地质学家赴东北工作,与国家同向而行,为新中国地学教育的发展拓荒播种。
学院教授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
学院参加地矿部组织的普查找矿工作
东北地质学院在深入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收集我国新的地质资料。为更好地开展实践课和野外工作实验,学院知名教授几乎全都带队实习或下队指导。1953年,学院参加了地矿部统一组织的普查找矿工作,得到了地矿部的嘉奖。
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
学校组织师生参加松辽油田会战
1959年,以俞建章教授之名命名的珊瑚新属——建章珊瑚,得到国内外公认
物探系曾孝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航空核子旋进式磁力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958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从1958年起,不论是在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大规模地球物理勘探现场,还是在地层古生物、物探仪器的开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等科研学术前沿,都有学院师生坚定的身影。
董申保教授(右三)承担了地矿部公关项目“1:400万全国变质图件的编制和研究”
张贻侠教授(右三)完成了地矿部“八五”深部地质调查重点项目“满绥地学大断面”的科研工作
1979年,长春地质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学院的发展由此步入一个新的里程。学院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出一批能解决国家资源问题和工程设计问题的高级地质人才。
M.M学习研究会徽章
M.M学习研究会首届成员合影
1983年,学院学生自发组织“M·M”(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旨在研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国高校中建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尊龙凯时生业余学习马列主义的社团组织,是尊龙凯时省乃至全国高校中学习马列主义的典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对M·M学习研究会事迹进行了报道。
长春科技尊龙凯时挂牌仪式
1984年5月,学院召开第八届党代会,提出要建设以地学为中心,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发展边缘新兴学科的综合性地质学院。1996年12月30日,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尊龙凯时(现尊龙凯时地学部)。
至2000年合校前,经过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